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扩张本质上由全球碳减排的迫切需求所驱动,并非无本之木。 补贴政策并不构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补贴新能源产业是促进碳减排的必要举措,世界各国都在广泛实行,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低于美、日、德等国家,且大范围补贴政策已于2023年正式退出。 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出口优势建立在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和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之上。 盛中明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客观认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均保持高速增长,引发多方关注。为了客观认识中国新能源产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扩张本质上由全球碳减排的迫切需求所驱动,并非无本之木。
补贴政策并不构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补贴新能源产业是促进碳减排的必要举措,世界各国都在广泛实行,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力度低于美、日、德等国家,且大范围补贴政策已于2023年正式退出。
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出口优势建立在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和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之上。
盛中明 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
客观认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生产和出口规模均保持高速增长,引发多方关注。为了客观认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生产扩张和出口优势,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新能源产品的生产是否由真实需求驱动?二是新能源补贴是否为中国独有,以致构成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三是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实际出口优势源自何方?
首先,中国新能源生产规模的高速增长并未盲目扩张,而是基于全球碳减排的迫切需求产生的合理供给。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显示,在各国都实现其减排承诺的情景下,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的年度新增需求将超过7000万辆和6600GWh,分别是2023年全球产量的5.5倍和4.9倍,这意味着2024-2030年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量的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25.5%和27.5%。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报告也显示,为了达到全球气温控制目标,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容量在2030年至少要达到5200GW,这意味着2024-2030年光伏发电装机累计容量年均增速需要达到18.4%,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要高于515GW,这大致相当于我国目前的光伏电池产量水平。全球碳减排进程带来的巨大需求,是中国新能源生产扩张的源动力。
其次,补贴新能源产业是促进碳减排的必要举措,世界各国都在广泛实行,并不构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
为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各自的碳减排目标,世界各国都在广泛补贴本国的新能源产业。美国从2010年开始就以税收抵免的方式补贴新能源汽车销售,据Subsidy Tracker统计,仅特斯拉一家企业自2007年以来所获美国政府的各类补贴就超过28亿美元。2022年,美国又通过《通胀削减法》计划在2031年之前支出3910亿美元,用于补贴清洁电力生产和运输。
在当前的新政策下,美国的新能源车补贴力度不减,还变得更具歧视性,获得税收抵免的条件是新能源汽车必须在北美组装生产、且所搭载的动力电池及电池材料中的关键矿物必须有一定比例来自美国或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
日本则早在2008年开始就对电动、清洁柴油等清洁能源车型提供补贴。德国也从2016年5月开始就对新能源汽车销售实行普遍补贴。
中国则从2013年实行大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但该政策在2023年已经正式退出。并且,中国的新能源车补贴力度并不算高:美国的新能源车税收抵免额为2500-7500美元/辆,德国补贴额不断下降但在2024年仍达到约3200美元/辆,日本目前最低的补贴额度也超过2800美元/辆,而中国补贴退场前的补贴额度不到2000美元/辆。
最后,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出口优势建立在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和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之上。
第一,技术进步降低了使用成本,是近年来新能源产品被更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在光伏领域,以往制约光伏电池生产和使用的两大因素是成本高和并网难,但技术积累有效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例如,购买银浆曾占到光伏电池生产成本的一半,但中国企业目前开发了线宽仅有9微米左右的网版,更细的线宽大幅降低了银浆消耗量,同时减少了遮光面积、提高电池转化效率。据统计,2010年至2022年期间,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由2.75元/KWh下降至0.34元/KWh,已低于煤电发电的成本。
另一方面,光伏并网也进展迅速,光伏发电与既有电网连接,极大地提高了光伏电力使用效率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凭借逐渐降低的成本和更便捷的并网技术,光伏发电成为中低收入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大大促进了全球绿色转型进程。
第二,巨大的市场规模为新能源技术快速更新提供了充足空间。规模效应既可以降低成本,又有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实验与落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普遍认为,中国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多元化的用车环境,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更注重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的优化,对智能化、网联化和数字化的要求更高。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中国车企在研发适配新能源车的技术和服务时更加游刃有余,逐步积累了较强的竞争力。
第三,完整的供应链保障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生产效率。在光伏领域,目前我国形成了从工业硅、高纯硅材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光伏辅材辅料、光伏生产设备到系统集成和光伏产品应用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在各个环节均出现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锂电池领域,也形成了覆盖核心材料、电池结构件、智能装备、循环再生的产业集群。国内一些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地区,基本上也都形成了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由整车企业带动、配套先进智能网联产业链以及优越产业政策环境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建立。
综合而言广安配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扩张本质上由全球碳减排的迫切需求所驱动,并非无本之木;新能源补贴也并非中国独有政策,并不构成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势;中国新能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建立在坚实的产业竞争优势之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为全球和自身的绿色转型持续提供有力供给的同时,也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新的动能。
近期广安配资,启明医疗-B(02500)披露前高管借款动态,以另一种方式登上行业热搜。 港股18A上市的第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中国心脏瓣膜第一股”,自港交所上市以来,启明医疗一路光环加身。2023年11月,一则宣布停牌以待刊发内幕消息的公司公告,将启明医疗推下神坛,一时间众说纷纭。 停牌已然发生,停牌与复牌之间,或许才是最值得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思考的部分。笔者...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提到,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第一项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特别是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以及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这些是本次报告的亮点之一广安配资,同时也说明了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
最近亚洲股市掀起了股票回购潮,继日本企业率先开启大规模回购后广安配资,中国、韩国等也加入进来。6日数据显示,A股共有32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其中,3家为首次披露股票回购预案,24家披露股票回购实施进展,5家回购方案实施完毕。 上市公司一般在自身股价被市场低估,遭遇恶意收购后,要提高每股收益,重新资本化,及实施股权激励等形势下启动股票回购。 显然,...
记者李贝贝上海报道 2023年,政策端对于住房租赁市场的扶持力度显著加大,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房源筹集、租购同权等涉及供需两端的利好政策不断释放,2024年开年,住房租赁金融17条正式落地,进一步缓解租赁企业融资端的问题。 行业春风之下,住房租赁行业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资本热度重燃,市场参与者愈发多元,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保租房R...
证券时报e公司讯广安配资,特高压概念午后涨幅扩大,许继电气涨停,中国西电此前已涨停,平高电气涨近9%,四方股份、长高电新等涨幅居前。...